|
雙螺桿空壓機 |
活塞空壓機 |
適應范圍 |
常規領域。不適用于微小排氣量和高壓場合。 |
適用范圍大。在微型領域有獨特的成本優勢。在超高壓領域是唯一的選擇。 |
力的平衡性 |
好。沒有不平衡慣性力,雖有不平衡氣體力,但對運轉平順性影響小。 |
差。曲軸旋轉、活塞速度變化大,產生很大的慣性力。 |
振動、噪聲 |
小,無須基礎。 |
大,除微型機外一般需要基礎。 |
效率和能耗 |
效率高。能耗降低15~25%。 |
摩擦副多,轉速低,效率低,能耗高。 |
主機結構 |
簡單 |
復雜 |
體積和重量 |
轉速高,體積小、重量輕,節約原材料。 |
轉速低,體積大、重量重。 |
驅動方式 |
小型機多為皮帶驅動。中、大型機多為電機直聯,轉速高時加增速齒輪。 |
多為皮帶傳動。軸承受徑向力大,曲軸受彎矩大,易引發故障。 |
裝配性 |
零部件少,結構簡單。但裝配、調整要求高。 |
零部件多,結構復雜,一般需在總裝時現場調整。 |
外觀 |
一般為箱式,整體性好,占地面積小,整齊美觀。 |
一般沒有外罩,整機結構較散,占地面積較大,且呼吸閥有油霧冒出,機身易積油污,不美觀。 |
易損件 |
主機無易損件。整機只有三濾是易損件。 |
易損件多。主機的氣閥和活塞環都是易損件。 |
可靠性和壽命 |
高和長。主機轉子無磨損,壽命僅受限于軸承壽命,一般可達6萬小時以上。更換軸承后又像新機一樣。 |
摩擦副多,機械損耗大,負載變化大,故障率高,壽命短。閥片,活塞環等易損件壽命僅數千個小時。因不能將所有運動件都更換,所以不可能修舊如新。 |
操作和維護 |
自動化程度高,操作和維護簡單方便,可無人職守。 |
自動化程度低,備件多,操作和維護復雜。 |
可維修性 |
難得需要維修,但對維修人員要求高。 |
易損件更換頻繁,維修工作量大,但維修難度較低。 |
壓縮空氣質量 |
排氣溫度低,排出前經油氣分離過濾,含油量和含雜質量低。而且,氣流脈動小,可以配較小的儲氣罐,甚至有時可不另配儲氣罐。壓縮空氣質量好。 |
排氣溫度高,一般機組上不設油氣分離過濾裝置,含油量和含雜質量高。而且,氣流脈動大,必須配較大的儲氣罐,壓縮空氣質量差。 |
對環境的影響 |
少。除了排放冷凝水外,沒有其他排放。而且,節能、節約原材料和使用壽命長本身也是一種間接的環保。 |
除了排放冷凝水外,還有呼吸閥有油霧冒出污染環境。 |
購置成本 |
高。 |
低。 |
使用成本 |
因節能,操作維護方便,可無人職守,備件少,維修維護工作量少,油耗低,機器產氣穩定,使用成本低。 |
能耗大,備品備件多,維修維護工作量大,隨時間推移產氣量下降,油耗增加,壽命短等,使用成本高。 |
耐久性 |
主要運動件沒有直接摩擦,出力穩定,排氣量不隨時間下降,舊機的工況一如新機。 |
使用一段時間后,因運動件磨損,工況變惡劣,排氣量下降,油耗增加,振動噪聲增大。 |
舉例說明:盡管對于生產企業來說,雙螺桿空壓機主機和關鍵控制部件生產的技術和資金門檻很高,生產很不容易。但對于用戶來說,由上表的分析可知,在雙螺桿空壓機的適用范圍里,與相應的活塞式空壓機比較,雙螺桿的唯一缺點是購置成本高,但是,這完全可以從雙螺桿的低使用成本和高壽命中得到彌補,實際上,購置成本只占整個成本很小的比例。下面舉例說明。如果有一個用戶,要買一臺20m/min,0.7MPa的空壓機,計劃使用十年,運行時間折合滿載30000小時,我們給他們設計兩種方案,見下表:
|
雙螺桿空壓機 |
活塞空壓機 |
購置費用 |
15萬 |
9萬 |
配套功率 |
110千瓦 |
132千瓦 |
耗電 |
330萬度 |
396萬度 |
電費支出(按1元/度) |
330萬元 |
396萬元 |
★部分載荷或空載時電能多損耗之電費支出 |
調節功能完善,按8萬度計8萬元 |
16萬度計16萬元 |
★★維護費支出 |
三濾和潤滑油約6萬元 |
約4萬元 |
★★★維修費支出 |
保養得當一般沒有維修 |
約5萬元 |
★★★★更換新機費用 |
無 |
9萬 |
總支出 |
359萬 |
439萬 |
總費用比較 |
節約80萬 |
多支出80萬元 |
說明:
★ 這部分按工況的變化而變化,如果用氣量穩定且與空壓機排氣量匹配的好,則這部分損失小,反之,損失大。
★★ 如果是皮帶傳動的螺桿機,則需要更換皮帶。
★★★ 活塞空壓機的后處理裝置負擔要重些,可能會增加后處理裝置的維護維修費用。
★★★★ 還有一個因素要考慮的,就是活塞空壓機用過一段時間后,會因磨損而使排氣量降低,如果選型的時候余量考慮不夠,會造成氣不夠用,影響生產效率,有時須再增加一臺小排氣量的空壓機以彌補,這也是額外的開支。而螺桿空壓機的排氣量永遠不會下降。
暫無信息